科技城新区推动四链融合,发展新质生产力

发布日期:2024-02-23 来源:绵阳科技城新区 作者:科技城新区管理员 阅读次数: 字体:[  ]

    “2024年作为‘新区突破年’,推动‘四链’深度融合,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,是‘求突破’的主要路径,对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是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。”2月22日,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申泽,在“创新实践四链融合·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”工作会上表示,要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  “新质生产力”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,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,特点是创新,关键在质优,本质是先进生产力。
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而近年来,新区聚焦“科创高地、产城新区”建设,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,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,但还有经济结构不优、产业不强、创新主体不足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。推动“四链”深度融合,正是新区解决这些问题,实现“跨越发展”的强劲推动力。
  为此,新的一年,新区将继续在“融”字上下功夫,聚焦解决创新、产业、资金和人才链条各环节的堵点、卡点、断点,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,形成更加高效、稳定的要素供给能力,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质变,推动经济跨越发展。
 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。聚焦“4+N”创新产业集群建设,针对产业链建设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,依托云上“两城”链接全球创新资源,推动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到新区设立研发机构,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形成对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支撑。支持九洲、长虹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、高校、知名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。着力构建“企业出题、政府立题、联合破题”的协同科研模式,支持科技企业、高校院所、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开展订单式研发转化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,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。抓好功能服务平台建设,推动两用技术中心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、先进技术成果西部(绵阳)转化中心高质高效运营。
  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。突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,建立完善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产业化”转化接力机制。聚焦关键渠道、关键环节、关键要素,加快建设中国(绵阳)科技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概念验证、中间试验和技术咨询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。推广四足仿生机器人、伺服驱动器、锂金属电池等新技术产品应用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确保技术合同登记额持续领跑全市。支持机器人产业研究院、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作,充分释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,以创新链前瞻布局新产业链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。
  三是围绕创新链、产业链建强人才链、资金链。人才链方面,精准对接创新链、产业链各个环节,对人才的选拔、培养、评价、使用、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设计。深化“青年友好型园区”建设,解决好住房保障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、医疗服务等实际问题,做到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实行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,灵活运用“专职+兼职”、靶向引才、柔性引才等模式,精准引进创新链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。完善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、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、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,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、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。加强创新型、应用型、技能型人才培养,创新培养模式,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,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保障科技人才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。
  资金链方面,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建立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,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资金、企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比重。完善支持科创企业金融政策,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发科技型金融产品,强化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。引导产业保险、社会资本、股权投资等支持保障产业发展模式,丰富企业融资渠道。建立健全经费投入统计监测体系和工作机制,促进R&D(研究与试验发展)经费投入不断提升。
  同时,新区还将在完善“四链融合”的政策机制、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、强化“四链融合”平台支撑等方面下狠功夫,在工业提质扩量增效上求突破,在特色产业园建设上求突破,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求突破,突出“实干为要”的工作基调,强化“执行落实”的硬朗作风。